01月06 小寒至,極冷天氣的養(yǎng)生要點
小寒料峭,一番春意換年芳。別看“小寒”有小字,但卻以小勝大,可比大寒冷!到了小寒節(jié)氣,南北都經(jīng)歷著寒和濕兩大陰邪,陰風、冷雨、雪、或者雨夾雪很平常。低溫天氣會消耗人體更多的陽氣,因此,小寒養(yǎng)生勿忘護陽!
小寒起居·多睡一小時
小寒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,自然界中的陽氣處于一種封藏的狀態(tài),人也要符合自然的規(guī)律,不要擾動陽氣,盡量早睡晚起,以待陽光。尤其是冬屬陰,晝短夜長,陽氣不足,人容易生病,每天多睡一小時,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。
平時就手腳冰冷的人,小雪時節(jié)可能會覺得更冰冷。在寒冷時,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,體熱會迅速從頭部散去。所以說,平時怕冷的人,外出最好帶一頂帽子,即使是單帽也有很好的御寒效果。另外,很多人認為衣服穿得越厚越暖和,其實不然,因為衣服的保暖性與衣服內(nèi)空氣層的厚度有關,衣服太厚且緊貼身體,空氣層厚度為零,反而保暖性降低。因此著衣應選用分量輕、蓬松、保暖性強的羊毛、絲棉、羽絨等制品。
小寒時節(jié)是冬季進補的最佳時節(jié),但進補不要冒進,需要給腸胃一個適應的過程,所以要做好“引補”。什么是“引補”呢?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調(diào)好,這樣才可以避免因進補不耐受而對身體造成傷害。引補的方法也很簡單,平時可吃些健脾開胃的藥物,如黨參、太子參、炒意苡仁、山藥、蓮子、砂仁等調(diào)整脾胃功能。再根據(jù)自身的健康條件,適當服食一些精肉如牛肉、羊肉、雞肉以及人參、蜂王漿、牛奶、雞蛋、豆?jié){、紅棗、桂圓肉等進補。若進補后無明顯的腸胃不適癥狀,則引補成功。
《四時調(diào)攝箋》里說:“冬月腎水味咸,恐水克火,故宜養(yǎng)心?!币馑际钦f,若咸味吃多了,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,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。所以,小寒節(jié)氣應少食咸味、多食苦味,以助心陽,這樣就能抵御過亢的腎水,適合的食物包括芹菜、萵筍、生菜、橘子等。
曬太陽是很好的生陽方法,不僅可以驅(qū)走寒氣,還能預防骨質(zhì)疏松,減少抑郁。曬太陽時,建議掌心張開朝向太陽,配合散步或深呼吸,時長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。由于夜里的陰冷很容易傷人,所以大家在小寒節(jié)氣要盡量避免夜里出行,如果非要出門的話,出門之前喝點熱湯。并在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或者加點艾葉,濕氣重的可以加點花椒,先煮再泡,助陽效果會更好。
小寒養(yǎng)生,人應順從自然規(guī)律進行冬藏,可以通過適當減少劇烈運動,避免大汗淋漓的形式來藏,也可以通過早睡來潛藏陽氣。而嚴冬之時適當減少房事次數(shù),也是養(yǎng)藏腎精的一種方式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要學會“藏神”,降低欲望,勿爭強好勝,避免過度亢奮,努力不懈,順時而為。?此外,中醫(yī)認為,動則生陽。平時大家可根據(jù)自身情況選擇健走、跳繩、做操等運動以助生陽氣。需要注意的是,運動前要進行充分熱身,從低強度慢慢開始。運動后不要立刻休息,慢慢減少運動強度。對于一些體質(zhì)偏弱或者年齡較大的人來說,可進行室外散步。
暫無評論